從勘察加到符拉迪沃斯托克,從觀摩“東方-2022”大型聯合軍演到出席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,普京此行意在向美國為首的西方釋放強烈信號——俄羅斯不會被孤立,且正在“轉向東方”。
當地時間9月7日,普京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,這是俄羅斯一年一度主辦的重要國際性活動,今年的主題為“邁向多極世界”。普京在論壇上的講話涵蓋廣泛議題,總結起來有三大要點。
其一,孤立俄羅斯“是不可能的”。
在講話中,普京強調,“無論某些人如何希望孤立俄羅斯,他們都不可能做到。只要看一下地圖就知道。”
長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注意到,盡管美方稱俄羅斯正處于“孤立狀態”,但就拿這場論壇來說,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代表參加了該論壇。
而剛剛落下帷幕的俄“東方-2022”軍演中,則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3個國家、5萬多人參演。參演國家不僅包括俄羅斯的傳統盟友,也有阿塞拜疆、阿爾及利亞、老撾和尼加拉瓜等伙伴國家。
更讓美國“感到擔憂”的是,盟友印度也參加了軍演及論壇,并承諾與俄羅斯加強聯系。
印度總理莫迪在東方經濟論壇上表示,印度愿意加強與俄羅斯的伙伴關系,特別是在能源領域和北極問題上。俄羅斯有機會通過供應焦碳成為印度冶金行業的重要合作伙伴。
其二,以美國為首的西方,主導地位下滑。
普京稱,西方想把自己的行為模式強加于人,但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主導地位在不斷下滑。他指出,西方想要維護只對其有利的世界秩序,特別是美國,只顧追求自己的利益,“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會限制自己”。
當前,歐洲正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,能源價格飆升,通脹居高不下。美國和歐盟指責俄羅斯減少向歐洲客戶供應天然氣的行為,稱其是在利用能源實施“敲詐”。
對此俄方表示,是美國通過推動歐洲多國領導人采取“自殺式”行動切斷與俄的經濟和能源合作,從而引發了歐洲天然氣供應危機。
普京還揭露了西方在糧食問題上的虛偽面目。他說,幾乎所有從烏克蘭運出的糧食都未運往窮困的發展中國家,而是運往了歐盟國家。
其三,俄羅斯正“轉向東方”。
“俄羅斯的未來在遠東和北極。”普京指出,當前國際關系體系發生了變化,亞太國家地位上升,成為技術發展和吸引力中心。
從“東方-2022”軍演到東方經濟論壇,“東方”的意義對當下的俄羅斯來說不言而喻。
歐洲“洞察與全球趨勢”網站稱,在當前的背景下,東方經濟論壇對于俄羅斯來說具有一種特別的、更高層級的重大意義,這是其重新調整國家經濟方向努力的一部分,以使其轉向西方之外的亞洲,努力在全球建立替代方案。
東方經濟論壇舉辦期間,俄羅斯與亞太地區國家陸續簽下大單。
6日,俄羅斯和緬甸簽署了2022-2023年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路線圖,包括可能在緬甸建設帶有低功率反應堆的核電站。
當天,俄羅斯農業部副部長謝爾蓋·萊溫還表示,俄羅斯有意擴大對越南的糧食供應。
《日經亞洲評論》稱,泰國、越南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正在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系,希望遏制通貨膨脹,促進經濟從疫情中復蘇。
長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注意到,在俄羅斯“轉向東方”的同時,西方對俄制裁反噬效應凸顯,歐洲通脹及能源危機雪上加霜。
在俄羅斯決定無限期停止通過“北溪-1”管道輸送天然氣后,德國能源巨頭Uniper表示,不排除德國最終考慮實施天然氣配給。
歐盟各國能源部長將于9月9日舉行特別會議,討論如何采取一些“緊急流動性措施”,來應對歐洲能源行業潛在的“雷曼危機”。
“歐洲種下什么就收獲什么”,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,今年冬天歐洲將面臨嚴重的能源問題,歐洲的能源危機是“自食其果”。
與此同時,美國卻“說一套做一套”,在諸多領域維持從俄進口,涉及產品類別數以百計。
美聯社上月報道稱,美國政府對俄羅斯施加制裁大約半年來,超過3600船木材、金屬、橡膠等俄羅斯商品運抵美國,月均進口額10億多美元。
報道稱,美國號稱要用制裁對俄經濟造成“毀滅性打擊”,但出于自身利益,在諸多領域維持從俄進口,涉及產品類別數以百計。如果禁止進口某些產品,美方相關產業所受傷害比俄方損失更甚。
美國把歐洲拖進戰爭泥沼,讓歐洲獨自面臨即將到來的“寒冬”。正如英國前議員喬治·加洛韋所說,“美國準備好讓烏克蘭戰斗到最后一滴血,最終,它也準備好讓歐洲流盡最后一滴血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