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網

大公報電子版
首頁 > 新聞 > 港聞 > 正文

志愿軍遺孀憶述先夫抗美援朝事跡:汽車兵出生入死 保家衛國

2022-09-07 04:23:31大公報 作者:李雅雯、何嘉駿、黃玲、李雅雯、湯嘉平
字號
放大
標準
分享

  圖:(左)朝鮮戰場上多是低山丘陵,道路崎嶇,加上美軍轟炸,汽車兵是抗美援朝中最危險的兵種之一。(中)年輕時的張有財響應號召參軍,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。(右)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張有財的遺孀王慧芬展示先夫的遺物,她希望特區政府將保家衛國的歷史加入國情教育。

  本月中,第九批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遺骸將回國。在這場保家衛國戰爭中,港人沒有缺席,除了《大公報》日前報道的培僑中學有20多名學生奔赴戰場外,還有一些年輕人也毅然沖上前線,他們默默無聞,其英雄事跡多被歲月掩藏。

  張有財,當年志愿軍中的一名汽車兵,在戰場出生入死,但在香港鮮為人知,直至去年去世。其妻表示,老人生前不愿張揚,但香港需要多講講英雄故事,愛國是港人最基本的底線,“香港屬于中國,要教返小朋友愛國,你唔愛國容易成為漢奸。”

  “好苦?,真係好苦?,美國鬼喺對面,有財喺呢度,槍炮射來射去”,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張有財的遺孀王慧芬今年87歲,亡夫張有財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東北某后勤部隊15團的汽車兵。去年張有財因肝癌病逝,王慧芬應記者要求,從房間的抽屜內拿出一袋張有財的遺物,包括以一個個雅潔光滑的木盒存放的紀念章,其中一個由中共中央、國務院、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愿軍老戰士頒發的“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”的紀念章,一塵不染,王慧芬小心翼翼揭開盒子,望望紀念章贊嘆“好靚”,該紀念章是張有財2020年還健在時獲頒發的殊榮。

  冰天雪地 以雪解渴

  “我87歲,我哋無仔女,想將紀念章送出去,好好留存落去”?;鄯疑钌钅暭o念章,憶述張有財七十多年前,跨過鴨綠江出國作戰的事跡。年約16、17歲的張有財,七十多年前響應號召參軍,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,其妻慧芬說忘記先夫在哪一年參與戰役,只記起生前說過一參軍便出國征戰,抗美援朝,由安東市出發(今天的遼寧丹東)。她拿著張有財一幀年輕時的黑白照片,雄赳赳的青年頭戴軍帽、穿上筆挺的軍服,目光炯炯,相片的左下角寫上安東市,老照片已過膠,相片后張有財的筆跡“東北后勤汽車15團汽車兵”,“佢話初時好驚?,一聽到‘噼噼嘭嘭’(炮彈聲),條褲都濕曬,后來習慣了”。

  王慧芬憶述丈夫生前的片言只語:“好苦?,佢講過好多時伙頭送唔到飯,天冷水結冰無得飲,好口渴,將雪含在口內溶化解渴,雪水有苦澀味。瞓喺戰壕,你隻腳叉落我褲筒,我叉落你褲筒,互相取暖,你話夠唔夠衫著?”

  早前在港上演的《長津湖》志愿軍英勇無畏的壯烈場景,與眼前戰士遺孀的描述一致,幕幕驚心動魄?;鄯矣浀孟确驈堄胸斦f過在戰場上最驚險的,是斃命于無形。運送物資的汽車兵團隊需輪更守夜,有晚崗哨傳來槍聲,有財與其他戰友趕去了解,發現該守夜的戰友已橫臥地上,卻沒流半滴血,終在死者眼眉位置發現子彈碎片:“一滴血都無流,可能天冷,咁就無咗”?;鄯矣浀孟确蛟f過被“美國鬼”槍彈射甩鞋踭,仍無畏無懼在槍林彈雨、美機轟炸的戰場,運送物資到最前線。

 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備物資短缺,仍能以劣勢裝備在朝鮮戰場上戰勝裝備優良的美軍,憑的是保家衛國堅強意志,痛擊來犯侵略者。但2019年由外力策劃的一場黑暴,萬人涉違法被捕,當中四千多人為學生,國情教育的不足響起警號。

  盼年輕一代與祖國同心同行

  王慧芬慨嘆:“根本過去港英嘅教育就係分化你,以華制華,制造年輕人不愛國,現在的教育要改變!”老婆婆說得激動,不禁對來犯者大罵:“美國鬼乜手段出齊,搞衰你,香港搞到咁樣,都話你無民主?,美國鬼無得好?”。

  作為中國志愿軍遺孀,王慧芬希望在有生之年,看到年輕一代與祖國同心同行:“香港屬于中國,唔係屬邊個吖!國情教育應該要做好,要教返小朋友愛國,每個國家的人民一定要愛國,你唔愛國變咗漢奸,唔愛國變咗亡國奴,任人欺負任人揼”。

  為前線運物資 毋懼美軍轟炸

圖:汽車兵經常遭受美軍轟炸,傷亡慘重。

  從這張照片看,張有財身穿解放軍陸軍運輸部隊55式冬季中士制服,應該是1956年春節在安東市拍攝。當時朝鮮戰爭已經結束,他家人估計他戰后回到安東,拍照留念。

  張有財當時是東北軍區后勤部汽車團的一名中士。據記載,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30日,東北軍區后勤部先后派出16個汽車團另加一個汽車大隊、34個輜重運輸團、9個運輸營等,為前線物資保障立下汗馬功勞。

  汽車兵是那個時代的技術專才,他們大多數是在入朝作戰前,經過幾天緊急培訓出來的,而教他們的師傅通常是從海外回國參軍的華僑和港人。

  犧牲率超過60%

  汽車兵可以說是當時抗美援朝最危險的兵種之一,投入戰場的汽車大部分都損毀了,汽車兵的犧牲率超過60%。朝鮮戰場上多是低山丘陵,道路崎嶇,加上到處都是美軍轟炸后遺留下的坑洞。敵人擁有絕對優勢的空軍,掌握制空權,對我軍運輸線狂轟濫炸。志愿軍司機為了躲避敵軍轟炸,大多是白天偽裝隱蔽,夜間行車,為了躲避敵機,常常關燈夜間行車,不少人犧牲在山溝、懸崖邊,車毀人亡。

  從戰場上搶車是司機們的另一個艱巨任務。據統計:中國人民志愿軍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繳獲敵方汽車5000余輛。

  據生還的老汽車兵介紹,當時美軍的汽車很先進,每打完一仗,志愿軍都要把繳獲的汽車連夜搶出來,開到遠離戰場的地方,保存起來。敵軍司機逃跑時常常扔下車就跑,鑰匙門不關,發動機繼續運轉,變壓器溫度增高,車就無法發動。有志愿軍司機發明了用濕毛巾捂著變壓器降溫的好方法,這樣就可以很快把汽車開走。

  教師:中史科抗美援朝著墨太少

  9月16日第九批在韓的中國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,有兩名培僑中學的學生代表參加迎接回國儀式,教聯會副主席、培僑中學中史科教師穆家駿指屆時學校會安排學生收看直播,是一個很好的國情教育,他表示當天部分愛國學?;驎椭驹杠娤攘业挠貎x式,舉辦相關國情教育活動。

  不過,穆家駿表示抗美援朝的歷史只在現時中學中史科課本“一句帶過”。他指出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場十分重要的戰爭,但現時在中學中史科課本的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至1978年”的章節中,關于內政與外交政策課程,只將抗美援朝戰役放在中美關系的其中一句,著墨太少,對我們先輩參戰保家衛國的歷史教得太少。

  穆家駿續指今年9月中國歷史科課程已進行改革,加強了抗日戰爭的內容,其中“香港的抗日活動”分上、下節,加強東江縱隊抗日事跡,配合剛于9月3日沙頭角抗戰紀念館開幕,但穆sir說初中中史科課程修改每年改少少,需要真正的課程改革。

  高中學生修讀中史科少于一成,不足6000人,穆家駿建議學校有系統地在重要日子策劃校本國民教育活動,可補充中史課程的不足:“倡議學校喺重要日子安排活動,例如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,希望學校安排紀念活動,例如默哀等,屬自愿性質,所以有啲學校做,有啲無做”。穆說抗美援朝是重要的歷史篇章,若中史課本動“手術”不容易,他建議在“活動策劃年歷”加強抗美援朝的國民教育活動。

  培僑中學將直播迎英烈“回家”

圖:多名老戰士多年前在深圳相會。

  《大公報》9月5日頭版關于培僑中學學生前往迎接志愿軍英烈“回家”的報道,在香港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,不少學校將當天的報紙留存起來,作為國民教育和通識課的參考材料,大家感到這是活生生的愛國教材,十分有意義。

  培僑中學伍煥杰校長表示,報道出街當日早晨六點多,就有校友向他分享《大公報》報道,之后陸陸續續家長群組、校董群組里面亦有轉發,大家看到報道都很激動。伍校長說,校友們對于兩名培僑學生能夠參加9月16日的第九批中國志愿軍遺骸回國儀式,感到十分光榮、十分驕傲,認為有關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,以及抗美援朝的故事應該讓更多香港年輕人知道。

  伍校長續透露,為了抓住是次機會做好國情教育,學校擬于9月16日當日在校內給同學們做直播。

相關內容

點擊排行

亚洲中文字幕5g在线